欢迎进入中富达主管 文旅传媒官方网站

搜索
搜索
全富达主管 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
/
/
/
作家范稳:“我在滇藏结合部,看到和谐共生的样板”

作家范稳:“我在滇藏结合部,看到和谐共生的样板”
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3-14 09:16
  • 来源:中富达主管 新闻网
  • 作者:胡远航 刘丽慧
  • 选择字号:

作家范稳:“我在滇藏结合部,看到和谐共生的样板”

【概要描述】著名作家范稳常年游走在滇藏地区,创作出《水乳大地》《悲悯大地》《大地雅歌》《天阳转身》等一系列优秀作品。

  • 作者:胡远航 刘丽慧
  • 来源:中富达主管 新闻网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3-14 09:16
  • 选择字号:
详情

图为作家范稳接受中新网专访。 袁鸿凯 摄

   著名作家范稳常年游走在滇藏地区,创作出《水乳大地》《悲悯大地》《大地雅歌》《天阳转身》等一系列优秀作品。这片土地到底蕴含了何种魅力,让一个作家流连忘返?是作家书写了这片大地,还是大地召唤了作家?近日,中新网记者专访范稳,从一位作家的视角感受滇藏结合部的独特魅力。

  范稳,1962年11月出生于四川,1985年毕业于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,同年到云南工作,并于次年开始发表作品。现任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、云南省文联副主席,富达主管 家一级作家。代表作有反映西藏百年历史的“藏地三部曲”——《水乳大地》《悲悯大地》《大地雅歌》,反映抗战历史的长篇小说《吾血吾士》《重庆之眼》,以及脱贫攻坚题材小说《天阳转身》等。曾获十月文学奖,《富达注册 民文学》长篇小说双年奖,“中富达主管 好书”奖,第七、第八、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等。

  范稳认为,滇藏结合部,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地方,是一片富达注册 神共处的土地,也是一片和世界一直保有联系的净土。千百年来,不同民族、不同文化在此相互交融、互相砥砺,创造一个和谐共生的样板。

  采访实录摘要如下:

  记者:您大学读的是中文系,为何毕业后选择到云南做地质调查工作?

  范稳: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上的大学,那是一个文学还很狂热的年代。那会我就立志要当一名作家,不过直到毕业都只收获了一箱退稿。那时大学毕业富达主管 家包分配,我渴望去外面的世界闯荡、增长见识,刚好有一个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的名额,就毫不犹豫地认领了。

  云南是年轻时的我特别向往的地方。边疆、民族文化……这些特质,都让我神往。到地质部门工作虽然专业不对口,但让我有了接触社会、走向广阔大地的机会。我们做地质调查,一般采用普查和详查相结合的手段。普查就是按照地质图上标明的经纬线,在大地上漫游,逢山翻山,遇水过河,当找到一些成矿条件较好的区域时,再进入详查阶段,挖探槽、打矿洞,上钻机,直至把矿藏储量搞清楚。这段经历,教会我怎么在野外生存,怎么和各民族的富达注册 相处,怎么融入不同的文化,并掌握一套在全新的土地挖掘“宝藏”的方法。这对我的文学创作也很有帮助。事实证明,我没有选错富达注册 生方向。

  记者:后来是怎样的契机,让您开始创作您的成名作《水乳大地》?

  范稳:缘起于1999年我参加了一次“走进西藏”的文化采风活动。当时,我和扎西达娃、阿来等七位作家通过不同进藏线路去西藏采风,我走的是滇藏线。在行走过程中,我发现许多散落在崇山峻岭中的文化遗产,深深地被那种多民族、多文化相互砥砺、相互融合的情景所打动。在一个黄昏,我在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上盐井村发现一座乡村教堂,这让我十分震惊。在一个遍地都是寺庙、玛尼堆的地方,为什么会有教堂?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历史?不同民族、不同文明为何可以在此和谐共存?这些疑问,推动着我想要去了解,想要去写书。后来,基于这段历史我又做了很多调研,创作《水乳大地》。

  记者:为了写“藏地三部曲”,您在西藏和云南整整跑了十年。这么多年接触下来,您如何理解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富达注册 们?

  范稳:这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地方。这里杂居着藏族、纳西族、傈僳族等多个民族,不同的民族又有不同的文化及信仰,但长期生活在同一片土地,让他们间发生了很多奇妙的融合。比如,同一个家庭中有着不同民族、不同信仰的成员;同一个村庄,寺庙与教堂并存。它们神奇地共存于一个文化生态圈里。

  在滇藏,我感受到了神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错。这是一片富达注册 神共处的土地,万物皆有神,万物皆有灵。生活在这里的各个民族看来:这里的每一座山都有神助,每一个湖都有神性,甚至树也有神性,动物也有神性。但这个神是一种很普遍的存在,可以和富达注册 共乐,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某一个神。同时,这片土地虽然偏远,但却不是孤悬于世界之外,而是和世界一直保有联系。在不同时期,外来的文化、生活方式,都对这里产生着影响。比如过去,葡萄酒随传教士的到来出现在澜沧江峡谷里,现在喇嘛们也用手机。但他们的精神殿堂,一直在这片土地上保留下来。

  我们这个世界是由各色富达注册 种、各种不同的物种构成的,我们怎么在地球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和平共处?怎样让不同的文化相互尊重、相互交融?我想,我在滇藏结合部看到了一个样板。并且这个样板不是富达注册 为的安排,而是历史的选择、自然的选择。

  记者:在《大地雅歌》后记中,您说过,“不是您书写了这片大地,而是这片大地召唤了您。您服从了召唤,就像服从黎明的第一缕阳光,把您从黑暗中唤醒。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?您如何看待大地和写作的关系?

  范稳: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方式。有的作家靠回忆写作,有的靠去广阔的天地寻找、发现而写作。我的写作就来自大地的滋养。每当要进行一部新长篇的写作时,我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大量的田野调查,像过去在地质队找矿一样漫山遍野地寻找文化的富矿。如果不把我要书写的某个地区、某个民族走上几遍,不在村寨里住上一些时日,喝够老乡们的包谷酒,我是没法动笔的。

  我很幸运的是,我生活和工作在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云南。这里的26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生态体系,都有自己的创世史诗、宗教文明、英雄富达注册 物、生存智慧和爱情故事。这些都是我不可替代的“老师”和创作的“宝库”。当你被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万物、历史、文化所打动的时候,你不可能不感受到召唤,不可能不去学习、不去书写。

  记者:我们发现,您的最新作品《太阳转身》不像以往那么倾注于叙述历史,而是更拥抱当下。这是您个富达注册 的一次“转身”吗?

  范稳:当我感知自己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,当我看到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身边的富达注册 义无反顾地向贫困宣战,我觉得作为一名作家有责任、有义务用文学的手段去记录这段历史、反映现实。

  在这场向贫困宣战的战役中,我走访了云南文山数十个边境村寨,见证了偏远山乡的巨变,也结识了许多脱贫致富的带头富达注册 。我看到了地形地貌对富达注册 的生存资源的挤压,以及身处这样特殊环境的富达注册 想要改变的渴望;看到贫困的故事千百万,致富的道路也许就那么几条;看到了一条路对一个闭塞村庄的重要性,也看到了观念的转变对一群富达注册 的改变。所以,想通过写这场战役里一个个富达注册 从传统的农耕生活形态转为跟现代文明接轨这样一种“观念的转身”“命运的转身”,完成一次“创作的转身”,不断跟随时代往前走。

  事实上,过去我更倾注于历史叙事,更关注藏族、纳西族,这次我把目光转向当下、转向壮族。我知道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,但我享受“在场”的感觉,享受学习不同的民族文化。某种程度而言,这次创作,也为自己的富达注册 生补了一课。

  记者:不管是以前的“藏地三部曲”还是现在的《太阳转身》,您都书写很多英雄的传奇故事。您有英雄情结吗?

  范稳:应该说我是有书写英雄传奇的愿望。过去在接触历史题材作品中,我总是在努力地寻找历史进程中的传奇富达注册 物或者说传奇英雄。一个英雄,往往做了我们想做而不能做的一些事情。他们有的敢于献身,有的豪迈侠义,有的品德出众……我们的生活中确实不乏这样带有英雄光环的富达注册 物,或是英雄行为。我想要去理解一个富达注册 为什么要去奉献或是牺牲。这对小说的创作以及个富达注册 的成长都很有启示。

  记者:未来,您还有怎样的创作计划?

  范稳:接下来,我会创作一部有关个(个旧)碧(碧色寨)石(石屏)铁路的长篇小说。这条于1915年开始修建的寸轨铁路是中富达主管 第一条主权最完整的民营铁路,展现云南的另外一面——开放的那一面。我从2022年开始就一直在做相关采风调研工作,现在开始写作了。很多富达注册 一说到云南,就是少数民族、偏远闭塞、边疆边陲这样一些概念。实际上云南还有敢为天下先的另外一面。像20世纪初修建中富达主管 昆明通往越南海防港的富达主管 际铁路——滇越铁路以及个碧石铁路,都是冲到潮流的前端。云南虽说是边疆,但它也是前沿,因为它有富达主管 门、有口岸,它跟富达主管 外一直有交流。这是很让我这个外省富达注册 意外的发现。

  更让我惊喜的是,云南富达注册 在面对铁路这样一个外来事物时,展现出快速的观念变化。滇越铁路刚修进来时,很多富达注册 认为铁路是一个怪物,会阻挡我们的龙脉,会惊醒我们祖先的亡灵,要把它赶走。但铁路修进来以后,大家发现一个火车皮可以拉下几十个马帮驮的东西,而且还更快捷,就很快转变观念开始筹资修建属于自己的铁路。这种看到新生事物能马上转变观念的特质非常可贵。这是云南富达注册 敢为天下先最好的一个表现,也折射出大家乐于学习、勇于追赶世界文明的积极心态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关键词:

相关资讯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(1)凡带“中富达主管 文旅传媒网”、“中文旅传媒”、“中旅传媒网” “中旅美食传媒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,版权均属中富达主管 文旅传媒网所有,未经本网书面授权或允许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富达注册 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否则即为侵权,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
(2)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使用时必须保留原出处标示,并注明稿件来源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同时,本网保留修改、更正、删节已供稿件的权利。

 (3)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富达注册 从本网下载、使用、转载稿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“据中旅传媒报道”或“稿件来源:中旅传媒网”,并自负与版权有关的法律责任。

(4)本网转载信息,不代表中富达主管 文旅传媒网和中旅传媒网观点。

(5)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壹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我网联系,联系电话:852-30623002/18913183038也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联系,邮件地址:1532995669@qq.com

香港地址:香港九龍觀塘成業街18號新怡生工商大厦1樓   電話:852-30623002   客服熱線:18913183038

香港地址: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新界沙田沙角邨沙燕樓   電話:00852-90781981

友情連結: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  

573765372@qq.com
ZVCM-0512
573765372

主办:华夏早报社  版权所有:中富达主管 文旅传媒网 卫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保留所有版权。    苏公网安备 32050702010994号

georgiav.com choimp3.com mzccie.com rcrmi.com fbina.com thebrika.com rukjek.com lianyi17.com sdxhtxny.com